廉政文化研究

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

  • 严明政治纪律:实现党的战略决策的重要保证

    蒋伏虎;

    政治纪律的核心是"向中央基准看齐",同党中央在政治、思想、组织、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这是维护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政治纪律的精髓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自觉抵制同中央离心离德的错误思潮和违背党章规定的错误言行,不允许对抗或拒绝执行党的重大决策、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和"小宗派"。执行政治纪律的最高境界是把中央决策精神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有所创新、有所创造。自觉遵守政治纪律重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执政能力。

    2016年04期 v.7;No.3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纪委同级监督的过程机理及有效性研究

    曾建新;周欣;

    纪委对同级党委的有效监督一直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一个难题。从分析纪律监督行为的全过程机理入手,发现监督行为包括四个阶段:监督动力的产生、违纪行为的发现、违纪行为的处置和监督结果的反馈,而每一个阶段都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保障有效监督的形成。具体做法是:保障核心利益以增强监督动力,保障信息获取以提高发现能力,保障处理权限以制约处置权力,保障追责力度以防止打击报复。

    2016年04期 v.7;No.36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型执政党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吴世丽;

    保持自身的廉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建设廉洁型执政党作为党建目标和根本要求,厉行廉洁政治,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六十多年持续不断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总体上保持了自身的廉洁性,并以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奠定了雄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是严厉惩治腐败的意志坚决、重视党内思想理论教育、严防党内产生"贵族阶层"、充分依靠群众进行监督;缺憾的是过于倚重政治运动、实行制度治党方略比较周折、党内权力结构改革有待加强。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当今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2016年04期 v.7;No.3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

  • “制约-监督”均衡理念下的反腐败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陈科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成为了反腐败工作的新目标。这就需要建构基于制约与监督均衡的控权模式,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惩防依法,监督有力"的国家廉政治理体系。基于"制约-监督"均衡理念下的反腐败权力运行机制具有体制适应性、功能协同性、操作可行性与效果持久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在战略层控制、策略层控制与技术层控制的基础上建构多层协同的反腐败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

    2016年04期 v.7;No.3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贿赂犯罪主观方面推定立法化问题探讨

    李皓;

    新出台的《贪污贿赂司法解释》显现出贿赂犯罪刑事法网"趋密"的特征,但其有关"为他人谋利"要件的解释仍不能妥善解决新型贿赂犯罪激增下司法实践遭遇的问题。就广义而言,推定不仅是存在于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证据制度,也是刑法中涉及特殊领域的立法设计类型;为适应打击贪腐犯罪的需要,目前最可行的做法是沿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模式,通过刑事立法方式设计贿赂犯罪主观方面的推定,应当取消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利"要件,从而完成贿赂犯罪领域的刑事司法推定(又称事实推定)向刑事立法推定(亦称法律推定)的转变。

    2016年04期 v.7;No.36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特色

    王姝;高建林;

    腐败历来是社会的毒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都要反腐败。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十分重视反腐败问题,他围绕反腐倡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心系群众,人民立场;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保持定力,意志坚决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鲜明实践特色。深入研究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特色,对于今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6年04期 v.7;No.3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宁德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徐冀宁;

    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任职福建宁德,在这一时期他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腐败的危害性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要保持科学、清醒的认识,加强"正能量"的教育和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真情大爱",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严格执法执纪等。习近平"努力实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在"宁德时期"已经显现雏形。

    2016年04期 v.7;No.3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实践探索

  • 官商良性互动关系及其构建路径

    王志航;

    官商勾结的腐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官商勾结更容易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收益。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政府改革和廉政环境建设两方面入手,通过法治、监督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手段,打破官商勾结的利益壁垒,建立官商良性互动的关系。

    2016年04期 v.7;No.3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时代科技反腐的作用与发展建议

    骆成明;

    制约和监督权力是反腐败的关键。在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改革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运用科技手段作为当前反腐败的切入口和突破点不失为明智之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反腐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从技术层面提升反腐效能,突破反腐败瓶颈,需要执政党在既有的反腐败方略和路径之内,充分重视科技反腐的特殊作用,在顶层设计时充分考虑科技元素,整合数据资源,推广信息化应用,形成官民互动的良好格局。

    2016年04期 v.7;No.3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系统论视阈下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

    骆广东;崔兰海;邓洪禹;

    高校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做系统性的体系安排,构建起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兼顾的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它由权力规范体系、监督制约体系、查办惩处体系、宣传教育体系、预防分析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六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呈现出立体、动态、交互和非线性的结构特征。通过这六个子系统进行系统建设和系统优化,将有力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转,做到预防与惩治、反腐与倡廉、制度与创新的协调发展。

    2016年04期 v.7;No.3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案例研究

  •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管理的调研报告——以四川部分高校为例

    陈钧;王敏睿;

    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而按照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划分,根据不同岗位的内容、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个性化责任清单,实行清单管理,对落实"两个责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四川部分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认识不到位、内容不明晰、操作性不强、监督与评价缺失等。进一步深化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管理,首先要提高认识,其次要从对象确定、内容制定、程序设定、清单运用及评价等方面入手,构建切实可行的清单管理体系。

    2016年04期 v.7;No.3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廉政教育

  • 我国传统社会廉政教育的内容与作用

    袁锦贵;

    文化影响力与渗透力能更好地预防腐败已渐成共识,廉洁社会风气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廉政文化教育中,官方通过多种途径的奖廉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社会大众在民间形成了崇尚清官文化的独特传统,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官员的廉洁从政行为;有识之士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廉政宣传,促进整个社会廉政氛围的形成。这三种力量的融合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廉洁社会的建设,其中的经验对我国当今的廉政社会建设富有积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2016年04期 v.7;No.36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廉洁意识培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路径探析

    胡辰;

    廉洁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但因为社会大环境中消极思想的影响、学校廉洁文化教育实效的缺失及家庭环境中负面形象的误导等原因,学校廉洁意识培养面临着认知不深刻、主体意识不强、缺乏长效机制等困境。因此,必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丰富拓展廉洁意识培养途径,有力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016年04期 v.7;No.36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廉政史论

  •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及其启示

    卢鹰;

    中国传统廉政制度建设分为预防性制度和惩罚性措施两大类,预防性制度主要体现在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监察等方面;惩罚性措施主要是以严刑重典惩治贪污腐败。传统廉政制度取得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效果,但由于体制和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使封建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禁而不绝。传统廉政制度建设与惩贪措施对今天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借鉴意义主要有: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风上要坚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制度上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法律上要严刑重典惩治贪污腐败;组织上要坚决刹住卖官鬻爵现象。

    2016年04期 v.7;No.36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红船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

    秦正为;

    "红船精神"是指以嘉兴南湖游船为载体的建党精神,习近平曾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是当地先进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人民群众革命运动的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方针和人民群众支持先进组织的集中体现,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群众路线的发展动力。

    2016年04期 v.7;No.36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精品文摘

  •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史论

    程浩;

    <正>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时,始终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同时对反腐倡廉进行缜密的理论思考,逐步凝练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反腐倡廉思想。这一思想既充分汲取了前人治国理政、建党治党的丰富思想,更来源于其本人孜孜不倦地学习实践与毫不懈怠地总结思考,有一个随着实践和

    2016年04期 v.7;No.3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探究

    陈志宏;

    <正>国家社会政治活动需要维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如有打破则需进行政治生态修复。这一系统的修复工程离不开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的发挥。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主要表现在:廉政文化作为蕴含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作风、价值观以及道德品格中的廉政伦理品德,以"荣廉耻贪"的精神导引功能构筑着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在以制度体系构建的不能腐

    2016年04期 v.7;No.3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地方政治生态建设刍论

    司甜;

    <正>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事关地方形象和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官场文化腐败、执政理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从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树立为民谋利执政

    2016年04期 v.7;No.3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党纪与法律的关系及其协调

    朱德宏;

    <正>党纪具有法规范的一般属性,是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反腐倡廉的重要规则。党纪与法律在调整范围、调整对象、效力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统一于依宪治国这一核心原则。党纪与法律关系的协调机制应体现以宪治国、以宪执政的精神,实施党纪审查先于法律评价的机制。党纪责任是组织成员资格型责任,应与行政法律责任分别对待。对于应承担党纪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违纪违法党员,纪检

    2016年04期 v.7;No.3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反腐败斗争常态化的三道防线和长效机制

    任中平;何建庭;

    <正>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正在从以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从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治理,我们党长期以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深刻表明:只有坚持反腐败斗争的法治化治理,实现反腐败斗争的常态化,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这一顽症。为此,必须构筑反腐败斗争的三道防线,即法律防线、制度防线和思想防线,并使其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才能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有效运行并切实发挥作用。首先,要继续坚持以

    2016年04期 v.7;No.36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制度反腐新课题:如何加强对党内权力监督者的监督

    郭文亮;

    <正>深入开展党内反腐败斗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根除党内权力腐败现象,既需要加强权力监督者对权力执行者的监督制约,也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自身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在党内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提升后,更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的监督制约。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权力监督者自身腐败现象及对党政干部进行的有关权力监督者是否需要

    2016年04期 v.7;No.36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廉政教育与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建构

    杨永庚;

    <正>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石。廉政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内容,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必然引起思想观念领域的变化。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党已经形成了"两个务必"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思想、"制度优先,建设廉政文化"思想、"党纪严于国法,纪在法前:思想等5种廉政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在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构建中引入廉政教育需从理论和实践

    2016年04期 v.7;No.36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风建设背后的政治逻辑与执政理念

    汤建石;

    <正>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推进之时,党中央一再强调家风建设,是有着系统的政治逻辑和坚定的执政理念考量的。以"家"防腐,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作为社会构成基本细胞和基础的家庭,其家风建设不仅事关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而且直接影响到风清气正社会氛围的营造。以"家"促廉,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一个家庭或家族"提倡什么",不仅是一种极具凝聚力的文明,而且构成了一个人

    2016年04期 v.7;No.36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论建国前后毛泽东对中国廉政文化传统的改造

    米华;巴鑫伟;

    <正>建国前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着手改造中国廉政文化传统。通过改造中国古代的廉政教育传统——从德治教化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清官崇尚传统——从青天大老爷到人民勤务员,垂直监察传统——从垂直监察体系到立体化监察网络建设,重典治贪传统——从惩处的残忍性到人本化,构建了新型的廉政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开创了建国

    2016年04期 v.7;No.36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廉政文化研究》系由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廉政研究中心(中共南通市纪委与南通大学共建)承办的专业性学术理论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17/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170。双月刊,每期96页,逢单月20日出版。办刊宗旨为:展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推介廉政建设实践经验,促进廉政文化学术交流。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16年04期 v.7;No.36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