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研究

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

  • 坚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

    臧乃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坚持自身价值追求保持政党先进性纯洁性不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内涵,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双重使命,在新时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更要努力践行初心使命,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

    2021年05期 v.12;No.6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定位与传承

    魏心凝;李斌雄;

    伟大建党精神包含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层意蕴,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实践的产物。从时空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在时间上最先生成、在空间上最先生效,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轫之作;从内容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内容丰富、意蕴深广,蕴藏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脉;从意义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2021年05期 v.12;No.67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

  • 廉政研究的整体架构及其学理向度

    汤荣光;赵秋月;

    廉政研究的显学意义日趋升温,其地位作用以及学理性的辨识,已经摆脱了既往的争议状态和认知迷茫,故此整体审视廉政研究状态并把握其学理向度尤显紧迫。首先在基础理论层面,应深入探讨廉政研究学理性整体构建何以可能,致力于推动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总体构建;其次在战略研判层面,须清晰阐明意识形态赋能廉政研究,确证其服务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价值旨归;最后在实践发展层面,要重点强调廉政建设的方向与成效,树立"廉政思维",锤炼"中国特色"。

    2021年05期 v.12;No.67 14-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理论、历史与实践:政治监督的三重逻辑

    常瑞;

    从理论看,政治监督是与特定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制度安排,遵循权力制约监督的内在生成逻辑,推动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权力机构及其成员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着力发现并纠正政治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推进。从历史看,政治监督古已有之,中国古代通过监察官员执行法令、忠诚履职,达到去疴除弊、整肃纲纪、彰善瘅恶、稳定朝政的目标;西方社会通过分权和制衡来遏制权力滥用、维护公民权利、保证政体稳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加强政治建设,完善党内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实践看,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成效初显,但是在政治监督的认识、定位、方法及人员队伍能力素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还需持续探索政治监督的有效路径。

    2021年05期 v.12;No.67 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党内法规研究

  • 论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的构建

    韩强;

    "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的概念早在中共中央1990年7月31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中即被明确提出,但是并未加以界定和展开,特别是没有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得到运用。但是,随着党内法规制度"1+4"体系一些问题的日益凸显,把"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列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并赋予其应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此,要正确认识设置"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的必要性,明确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的基本构成,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是最主要的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而配套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和地方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要看到综合性党内法规制度在引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原则,规范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修订和清理工作,协调不同党内法规制度之间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1年05期 v.12;No.67 33-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党内法规立规前评估制度:实践价值与指标确立

    潘姚;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推进依规治党的根本依托和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立规前评估制度虽尚未在现行党内法规体系中得以有效建立,但其作为完善党内法规评估制度、补足立规质量保障制度、优化立规资源配置、提升立规效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已成为进一步推进依规治党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立规前评估制度的科学构建,应以明确的评估指标作为逻辑前提和关键要素,其设置要以客观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现实性和预测性相结合为基本遵循;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决定性指标,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合法性、合规性,二是程度性指标,包括规范性、民主性、必要性、协调性、效益性,为立规前评估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引。

    2021年05期 v.12;No.67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家风建设专题研究

  • 党内法规中家风家教条款的重要意蕴与落实完善

    黄金桥;聂映;

    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现行党内法规中有关家风家教的条款愈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法制化格局。在引领和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崇德向善、拒腐防变及遵规守纪等方面,党内法规中的家风家教条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规制力。为实现立规目标,需要增强党员领导干部从严管家治家的责任意识,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制定优良家训家规,并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中约束性的家风家教条款。尤需着力的是,在进一步明确家风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对象等事项的同时,还应不断构建与完善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

    2021年05期 v.12;No.67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关于家风重要论述的理论要旨和实践启示

    成云雷;陈曦;

    习近平多次就家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从严治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风建设中应该做到爱国和爱家相统一,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学习习近平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应该落实到实践上。首先是传承家风文化,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其次是营造家庭清风正气,引领领导干部树立"不想腐"的自觉;再次是弘扬中华优秀家风,促进民族文化自信。

    2021年05期 v.12;No.67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国际视野

  • 预防商业机构贿赂失职罪的中国化进路——基于英国《反贿赂法》的分析

    陈禹衡;尹航;

    英国的《反贿赂法》中设立了全新的预防商业机构贿赂失职罪,适用严格责任且采用了"分段切割"的归责模式,规定了相应的程序性抗辩事由,以应对频发的商业机构商业贿赂行为,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之相对,我国对于商业机构的商业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长期依赖相关司法解释,罪名选择包括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以及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但是在具体适用上仍存在罪名设置空缺等问题。引入预防商业机构贿赂失职罪,符合对市场秩序法益的保护需求,并且有助于整合刑法规制体系,降低商业机构的经营风险。在引入本罪后,需要结合中国实际重塑其犯罪构成,督促商业机构制定与之对应的刑事合规计划,并且对配套的法律体系进行调整,包括对行刑处罚界限的划分、积极应对新类型的商业贿赂行为以及配合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适用。

    2021年05期 v.12;No.67 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实践探索

  • 扎紧制度笼子的工作环节及其指标优化

    王平;曹娟;

    扎紧制度笼子有三个工作环节:发掘时代价值、优选原材料、改进编扎技术。它们分别回答了"为何""用何"以及"如何"扎紧制度笼子的问题。相应的,扎紧制度笼子有五个工作指标:认同度、精准度、震慑度、灵敏度、覆盖度,用它们分别对时代价值的发掘程度、原材料的优选水准、编扎技术的改进状况进行评估。为了实现指标优化,需要在上述三个环节同时发力:进一步发掘时代价值,提升认同度;进一步优选原材料,提升精准度、震慑度、灵敏度;进一步改进编扎技术,提升覆盖度。

    2021年05期 v.12;No.67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国高校领导廉政领导力提升研究

    蒋国宏;庞晨红;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事业发展和廉政建设的带头人,高校领导的廉政领导力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高校领导廉政领导力尚待提高,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廉政决策力不强、廉政控制力不强、廉政感召力不够、廉政影响力不足、廉政前瞻力不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源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升我国高校领导廉政领导力主要应通过以下路径:转变观念,改进技术,切实提高廉政决策力;完善制度,加强督查,有效增强廉政控制力;廉洁自律,示范引领,更好发挥廉政感召力;扩大宣传,营造氛围,继续提升廉政影响力;加强学习,主动变革,不断增强廉政前瞻力。

    2021年05期 v.12;No.67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廉政史论

  • 中国传统社会腐败治理的主要经验、历史局限与现代传承

    杜晓燕;夏昕;

    腐败治理的成效关系着国运兴衰,吏廉则治盛,政清则国强。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中,腐败治理被高度重视,前人积累了建章立制、突出惩戒、强化监察、重典治吏、完备考绩、涵养官德等丰富经验。这些经验蕴含着治国理政的传统政治智慧,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而无法发挥其治本功效。中国传统社会的腐败治理经验有着广泛的民众心理基础,又与当前反腐治本之需高度契合,极富文化张力和生命力。对传统社会腐败治理的经验与教训,需要从持续推进高压反腐、不断完善制度法规建设、强化官德教育、创新党政干部管理等方面加以传承和发展。

    2021年05期 v.12;No.67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廉政文化研究》系由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廉政研究中心(中共南通市纪委与南通大学共建)承办的专业性学术理论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17/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170。双月刊,每期96页,逢单月20日出版。办刊宗旨为:展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推介廉政建设实践经验,促进廉政文化学术交流,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1年05期 v.12;No.6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