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研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研究

  • 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发展历程、鲜明特色与重要意义

    丁俊萍;李雅丽;

    毛泽东廉政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党的廉政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廉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实际相结合,并吸收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和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廉政思想经历了早期萌芽、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初步形成、延安时期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前后继续发展、毛泽东晚年的曲折探索等阶段,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梳理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历史脉络并揭示其特征与意义,有助于为新时代推进反腐败斗争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2021年01期 v.12;No.63 1-1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央苏区群众运动反腐败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启迪

    袁礼华;应琦;

    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空定位,是具体考察腐败与反腐败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原则。始终被国民党军阀封锁、"围剿"的中央苏区,腐败是从内部危害红色政权生存和帮助敌人"围剿"的最大的消极因素。在中国共产党和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下,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反腐败斗争,其基本特点包括:群众运动反腐败反对"一切官僚腐化贪污浪费消极怠工份子",群众运动反腐败贯穿于一切运动和工作中,群众运动反腐败"是执行苏维埃一切战斗任务不可分离的部分"。其反腐败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启迪是:"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反腐败的标本兼治之策。

    2021年01期 v.12;No.63 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

  • 确立并践行新理念是形式主义问题的治本之策——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任建明;彭舒新;

    形式主义是个老大难问题,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尤其是在初期和一些地方,形式主义问题不仅存在还比较严重。在防控疫情这一"准战时"状态下,形式主义问题危害性更大。形式主义问题的根源是官僚主义,而官僚主义的形成有体制和思想两个层面的原因。从这两个层面施治,都属于治本之策,其中思想或理念层面的引领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并形成了三大新理念,即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民意导向。与新理念相对立的旧理念正是形式主义问题的思想根源。新理念不只是理念,还是一套行动指南。只要确立并践行新理念,就能有效抑制形式主义问题的滋生,从而起到重要的治本作用。

    2021年01期 v.12;No.63 2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有效监督

    王明华;管玉蓉;

    腐败是与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掌握权力的是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个别领导干部成为腐败分子,主要原因是疏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特别是疏于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有效监督。新时代,确保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有效监督势在必行,也存在法规依据。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必须找到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进行有效监督的合理路径:要抓住"关键少数""关键时期""关键地方",在人、时间、地点方面进行重点监督;要加强制度设计,创新监督机制,找到管住领导干部的办法;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引领,提高内在素质,增强自律意识。

    2021年01期 v.12;No.63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党内法规研究

  • 加强与完善党领导立法工作制度的若干思考

    王建芹;赵银;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是国家立法活动中最具根本性的原则,加强与完善党领导立法工作制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相关程序中的各项组织要求和程序规范。党领导立法工作制度可具体分解为党的立法主张形成程序、党的组织与立法机关互动程序和国家法律形成程序三个部分。党的立法主张形成程序,宜重点落实党的立法主张形成过程中党内法规的相关组织程序规定,提高立法主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党的组织与立法机关互动程序,要重点理顺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之间的关系,明晰党的组织与国家立法机构的职权界限;国家法律形成程序,应重点理清党员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坚持党员代表的义务优先性原则,并确保其有效行使代表权利和职责。

    2021年01期 v.12;No.63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程序之构建

    伊士国;燕恬;

    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程序是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的程序依据所在,但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程序尚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尚未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为此,我们应借鉴立法后评估程序,并结合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的自身特点,以合规性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公开原则、科学性原则为指引,具体构建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程序,包括评估对象、评估主体、评估方案的选择和确定,评估工作启动时间的科学界定,评估信息的搜集与研判,评估报告的形成、公布以及运用等环节,为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程序保障。

    2021年01期 v.12;No.63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纪监论坛

  • 《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的逻辑展开:基于文本的分析

    杨立邦;

    法律责任作为《监察法》的兜底条款,体现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反腐败价值追求。《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设置的科学性对《监察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作用,决定了《监察法》的实施效能。从法教义学的视角,通过解读《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文的字义、词义及内容含义,归纳监察法律规范的结构体系,从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功能维度和句式维度四个方面阐释《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蕴含的法治理念、框架体系、设定尺度和语义要素。

    2021年01期 v.12;No.63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刘丽莉;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新时代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学科、多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历史溯源、理论基础和推进路径等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厘清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在脉络,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以纪治党的重要意义具有积极作用。对新时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有助于系统总结既有成果,也有助于发现党的纪律建设研究的薄弱领域,为深化党的纪律建设后续研究提供思想视镜和方法平台。

    2021年01期 v.12;No.63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践探索

  • 新时代村干部权力监督问题研究

    董立人;刘飞;

    村干部是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村干部廉政风险也随之加大,一旦对村干部权力监督不够,容易引发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进而侵害农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党的执政根基。应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质量,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方式方法,夯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责任,推动巡察向村级党组织延伸等系统综合治理举措,为基层组织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确保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进行。

    2021年01期 v.12;No.63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现象·动因·治理:“微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蔡文成;林兆扬;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微腐败"的治理成为腐败治理的焦点,"微腐败"研究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就整体现状而言,论文数量可观,成果丰硕;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论题聚焦于"微腐败"的概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社会影响和治理措施等方面;就研究趋势而言,"微腐败"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针对性、系统性等研究态势。尽管"微腐败"研究还存在理论深度不足、实证研究较少、比较研究欠缺等问题,但是,研究的主题、问题、方法、成果等为腐败治理研究拓展了内容和形式,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1年01期 v.12;No.63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1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廉政史论

  • 依附皇权: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衰及其启示

    郑春勇;金春贵;

    徽商在明清时期堪称中国第一大商帮。徽商的崛起与其精心构建依附型政商关系的战略选择是分不开的。结交权贵、重金买官、送女联姻、行贿寻租、为君分忧、资助寒门是徽商依附皇权官僚阶级的主要策略。在依附皇权得势之后,徽商又通过贱买贵卖、排挤同行、垄断经营等手段攫取巨额利益。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利益输送链条的断裂,徽商与皇权的依附关系终究还是破裂了。徽商的兴衰史对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企业方面,应该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坚持合法经营,不搞钱权交易和利益输送;政府方面,应该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长远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完善法治建设,培育新型的政商互动文化。

    2021年01期 v.12;No.63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廉政文化研究》系由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廉政研究中心(中共南通市纪委与南通大学共建)承办的专业性学术理论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17/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170。双月刊,每期96页,逢单月20日出版。办刊宗旨为:展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推介廉政建设实践经验,促进廉政文化学术交流,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刊辟有"本刊特稿""理论前沿""实践探索""网络反腐""行业视点""廉政教育""国际视野""案例研究""廉政史论"等栏目,并可根据来稿情况,随时开设专题栏目,竭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惠稿。本刊不收任何发表费用,欢迎监督。来稿一经刊用,稿酬从优,并向作者赠阅本刊一年。

    2021年01期 v.12;No.6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