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兴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纪检监察机构经历了从初创探索、先分后合,到"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再从改革开放后全面恢复、不断完善,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新一轮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再造整合后,呈现职能更聚焦、纪法更衔接、监督更有效的全新面貌,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政治保障。同时,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配置和组织机构改革,也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核心,需要随着反腐败形势的不断变化再造新组织、拓展新职能、形成新合力。
2019年04期 v.10;No.54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泊;汤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产物,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廉政建设上传承发展、开拓创新,走过艰苦探索的历程,取得丰硕厚重的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廉政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以强化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打好"组合拳";以高压整治腐败为着力点,打赢"攻坚战";以夯实纪律建设为治本策,形成"新常态";以深化制度创新为活力源,实现"全覆盖",用历史性、整体性和战略性思维不断将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9年04期 v.10;No.54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晓辉;
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党内监督,既是监督范围概念,又是监督主体概念。党内监督蕴涵了党的监督。党内监督,无论是作为监督范围概念,还是作为监督主体概念,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都居于核心地位。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核心是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包括健全党内监督组织体系和健全党内监督职能体系。健全党内监督组织体系,重点是健全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各负其责、基层具体落实的党内监督纵向组织体系;健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职能责任的党内监督横向组织体系;健全同级党委、上级纪委对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工作的双重领导体制。健全党内监督职能体系,重点是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基层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职能分工体系;健全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等不同类型的监督共同发挥作用的党内监督职能协调体系;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日常管理监督为主要形式、巡视巡察监督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职能运行体系。
2019年04期 v.10;No.54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同昌;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么建设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解放思想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前提;建设合格的党员队伍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在动力;严明党的纪律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外在动力;实现群众利益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出发点;改进工作方法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手段。邓小平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19年04期 v.10;No.5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静;臧乃康;
新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制度型向技术型迈进,这对人类的政治生活与国家治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立足世界互联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政治维度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执政能力、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政治维度,对于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2019年04期 v.10;No.54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长江;
<正>执政党和公权力的这种交互作用,是贯穿于执政后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党建研究的众多角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可从党政关系、党内民主、基层党建、腐败治理四个基本方面来展开讨论。党政关系是执政党建设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这不仅因为它关系到掌权的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更因为它决定着党的自身建设的目标和行为方式。发展党内民主,不
2019年04期 v.10;No.54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治洲;
<正>中国特色国家监察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1)中国特色国家监察的动力机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整合反腐败资源,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机构,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中国特色国家监察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加强监察委员会的内部监督,系统内建立监督机构和健全监
2019年04期 v.10;No.54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群红;郭运庆;
<正>防治政治"两面人"现象必须抓好五个着力点:(1)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党政干部自觉不做政治"两面人"。教育干部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加强党政干部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他们树立诚实守信的政德观。把"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作为党政干部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党政干部诚信档案,把党
2019年04期 v.10;No.5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志远;
<正>党员参与对于提升党内法规的民主性、增强党内法规的执行性和塑造党内法规的权威性都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经由党章和若干条例、准则的规范解释,党员参与党内法规制定的规范依据得以充分彰显。新时代理想类型的党员参与党内法规制定模式,应遵循"全程参与——过程民主""有序参与——形式民主"和"有效参与——实质民主"三项基本原则。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员参与在党
2019年04期 v.10;No.54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红霞;
<正>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获利掠富的手段。为了治理村干部腐败,全国各地开展了很多实践探索,包括建立村务监督机构的制度安排、"村财乡管"的制度创新、规范村干部"小微权力"的制度探索、村级设立纪检委员的治理实践,其本质都是对村干部权力形成监督和制约。然而,村干部权力集中与村民的民主"无意识"使
2019年04期 v.10;No.54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进学;张玲玲;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问题,涉及监察制度重构的宪法基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重构下监察机关与监察权的宪法定位等问题。以下四项内容构成了我国监察制度重构的宪法基础:公职人员权力监督全覆盖是人民民主宪法原则的体现,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机构合乎宪法原则,党的领导的宪法原则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了宪法保障,通过法治反腐是落实依法治国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重构后的监察机关行使的宪法
2019年04期 v.10;No.54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桂花;杜颖;
<正>习近平对于反腐败斗争有很多重要论述,其中蕴含着一些特别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等等。其中,"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调的是以治标来推进治本、为治本赢得时间,必须认真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狠抓落实,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惩防
2019年04期 v.10;No.54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