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研究

本刊特稿

  • 论严守党的政治规矩

    包心鉴;

    党的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底线,一旦游离政治规矩,突破政治底线,就必然要走向错误乃至腐败;党的政治规矩是维系党内团结、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生命线,一旦规矩松弛,失去应有的约束力,必然会危及党内团结,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损害党的先进性乃至党的生命。党的政治规矩与党内政治生态相辅相成、密切关联: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最重要环节;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从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抓起。政治规矩既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纪律等"硬形态",又表现为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习惯等"软形态";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既要切实加强政治制度和政治纪律建设,又要破除长期以来官场上形成的某些灰色政治心态。

    2015年06期 v.6;No.3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57 ]
  • 规则理性:“守纪律讲规矩”的法理解读

    吴延溢;

    在法治思维的视阈下寻求一种基于规则理性的体系自洽是建成一个守纪律、讲规矩政党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必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规则理性思维:首先,要全面把握以规则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强制适用性为核心的工具理性思维;其次,要深入理解以道德正确、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为特征的价值理性思维;最后,要有效践行以结构完整确定、渊源和谐有序和程序正当为架构的形式理性思维。只有在规则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够在全党范围内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才能够实现与依法治国的有机融合,才能够将我们的各项工作纳入到法治化进程中来。

    2015年06期 v.6;No.32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理论前沿

  • 习近平反腐倡廉论述的语言力量及深刻意蕴

    蔡娟;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力量源自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运用形象而又深刻的比喻,犀利而又易懂的俗文俚语,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古文诗句,既用典精妙、喜闻乐见,又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呈现出巨大的语言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反腐倡廉论述的语言力量源于他强烈的忧患意识,蕴含反腐倡廉的重要性;源于他强烈的问题意识,蕴含反腐倡廉的艰巨性;源于他强烈的责任意识,蕴含反腐倡廉的坚定性;源于他深厚的国学涵养,蕴含反腐倡廉的人文性;源于他真挚的大众情怀,蕴含反腐倡廉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意味深长,富有魅力,更具治国理政的魄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态度、意志和感情。

    2015年06期 v.6;No.32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 ]
  • 中国传统文化与习近平廉政话语的构建

    吴日明;张娣;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习近平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继承和深化了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造诣,习近平时常结合古代历史和文化典籍深入浅出地阐述廉政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具体措施,构建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廉政话语,极大增强了廉政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015年06期 v.6;No.32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6 ]
  • 从严治党新途径:构建党风廉政协同社会评价机制

    陈金波;

    党风廉政协同社会评价是破解党风廉政考核现实难题的有益手段、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桥梁、发挥腐败预警和廉政导向功能的有效途径、助推反腐倡廉协同社会监督的创新机制。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存在路径依赖、制度滞后、主客体关系失衡等问题,导致考核评价的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够、实效性不高。只有秉持柔性评价、法治评价、协同评价、应用评价的思维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评价机制,破解疑难问题,才能有效构建党风廉政协同社会评价新机制,实现廉政评价的良好循环。

    2015年06期 v.6;No.32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 ]

实践探索

  • 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难点与对策

    李春耕;

    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根本体现和保持干部队伍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多年来实践探索、深化改革的经验总结,有利于抑制干部任用上的不正之风。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官本位"思想浓厚,权力观扭曲;管理不严,监督乏力,可以得到额外利益;缺乏调整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因此,要把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政策落到实处,就应当转变观念,消除"官本位"思想;加强管理和监督,使权力始终更好地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健全调整机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2015年06期 v.6;No.32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高薪养廉制度及其实施路径

    王志航;

    反腐败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古今中外的反腐实践表明,高薪养廉制度值得借鉴。但高薪养廉制度的实施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谅解和支持,离不开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实施路径包括:改革先行,透明公开,取信于民;分类加薪,重视基层,实现公平;完善配套措施,全方位杜绝腐败。

    2015年06期 v.6;No.3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 科学构建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长效机制

    王晓蕴;缪宏建;

    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学术界的难题。学术期刊论文的剽窃抄袭、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作者,但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心及管理漏洞也是重要因素。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发布平台,理应承担起把关者的角色,通过深化编辑队伍建设、采用技术手段、规范期刊管理制度、加强公众监督与评价等有效措施,构建科学的学术不端防范机制。

    2015年06期 v.6;No.32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案例研究

  • 网络反腐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基于2012~2015年10个典型网络反腐案件的分析

    于水;王占龙;

    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是网络反腐的助推力,赋予其独特的优势,吸纳民意表达,达到监督和约束政府腐败行为的目标。以2012~2015年较有影响的10个网络反腐案件为依托,从案件共性、多参与主体互动、"舆论诉诸"式过程三个维度分析网络反腐运行逻辑。相对于传统反腐模式,网络反腐存在着技术、道德、法律和制度上的困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在公共权力运行的体制内部通过技术标准化、网民理性化、法律规范化、制度有序化等途径,不断提高网络反腐的科学化水平,促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2015年06期 v.6;No.32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行业视点

  • 强化“两个责任”:完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机制

    国亚萍;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对部分高校巡视结果显示,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一些领域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应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以明确责任内容和责任体系的构成为基础,以把握好"两个责任"的着力点为关键,以严肃实施责任追究为保障,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机制,为高校的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015年06期 v.6;No.32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9 ]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石飚;张玉娟;

    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等六个方面的新要求,高校必须认真贯彻"两个责任",扭住"党委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在加强制度建设、廉政文化建设、责任追究等方面出台应对措施。

    2015年06期 v.6;No.32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履职能力的提升路径

    尤树林;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校纪检监察队伍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也是每一位纪检监察人员的基本素养。目前,制约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人员配置不到位、从业机制不健全、职业水准低、专业培训匮乏等,导致高校纪检监察队伍敢于担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被弱化。为进一步建设坚强有力的高校纪检监察队伍,教育培训、激励引导是其履职能力提升的现实路径,纪检监察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则是履职能力提升的根本选择。

    2015年06期 v.6;No.32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 ]

廉政史论

  • 《论语》“六廉”教育思想发微及其意义

    吴慧鋆;

    《论语》虽然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其中有大量对"六廉"的道德要求、行为、教育方式的经典表述。通过梳理、比较发现,《论语》涉及的廉政内容与《周礼》"六廉"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周礼"六廉"的全面展开和具体阐释。更重要的是,《论语》确立了"六廉"的教育内容和实现途径,并突出了通过教育、自我认知和实践,最终形成以"六廉"为核心的自发的心理模式,对现代廉政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015年06期 v.6;No.3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群众路线在中央苏区反腐倡廉中的运用及其启示

    李晓刚;

    反腐倡廉一向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苏区时期,外部面临严酷军事政治斗争的形势下,党以群众路线思想为指导,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手段和举措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腐倡廉运动,这不仅赢得了群众信任,也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今天,中央苏区采取群众路线开展反腐倡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15年06期 v.6;No.32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 ]

精品文摘

  • 政治规矩的实质与新意

    任建明;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规矩和政治规矩,频度之高、强度之大都超乎寻常。现阶段,抓规矩的重要性无须再去强调,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才能让规矩立得起来。首先,是要讲规矩。讲都不讲,规矩就会被不断忘记,规矩意识就会不断丧失,就不可能有规矩。其次,规矩重在执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只有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中,让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能确立起规矩的权威。最后,要切

    2015年06期 v.6;No.3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的监督机制

    莫纪宏;

    <正>考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中所确立的党内法规制度特征,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可以发现党内法规目前包括四个层次的内涵:党章是具有最高效力的党内法规;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制定的党内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而要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就必须对目前存在的党内法规进行必

    2015年06期 v.6;No.3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 ]
  • 习近平反腐败思想的基本架构

    黄红平;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生成规律和发展趋势,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体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忧患感。作为新形势下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具有完整的内在逻辑架构,主要包括反腐败地位论、反腐败形势论、反腐败目标论、反腐败意志论、反腐败对象

    2015年06期 v.6;No.3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宽严相济与中庸反腐

    何家弘;

    <正>宽严相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打击和预防犯罪中的运用。面对多年积累的腐败犯罪案件,中国需要在查处腐败中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宽济严,就要适度宽恕旧罪,就要明确宽严界线,就要少用慎用死刑,其要旨是公正透明。以严济宽,就要既打"老虎"也打"苍蝇",就要既查官贪也查民贪,就要既抓受贿也抓行贿,其要务是全面彻查。采取宽严相济的政策有助于保持查处腐败的

    2015年06期 v.6;No.3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何增科;

    <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大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让民主在中国更加有效运转的新路。这条民主新路就是从作风民主走向制度民主,从实质民主走向程序民主,从不受宪法和法律约束的所谓"大民主"走向法治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和法治民主

    2015年06期 v.6;No.3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专项工作考察

    戴继翔;曾凡证;

    <正>在全国范围内,县一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的政府专项工作总计逾万项,但自2007年以来,被地方人大常委会否决的政府专项报告仅寥寥数件,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相对偏软的态势凸显无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监督法》设置的监督措施缺乏刚性,以及责任条款不够清晰。笔者认为,应当在人大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中引入"票决制"以增加监督

    2015年06期 v.6;No.32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强化外部监督倒逼机制是依法行政必由之路

    郝铁川;

    <正>法无授权不得行、法有授权必须行、行政行为程序化、违法行为必追究,是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然而,通过对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实证分析与定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行政机关在"法无授权不得行"方面存在行政机关内外越位、左右越位、上下越位、区域越位、程序越位等无权行政问题;在"法有授权必须行"方面存在行政机关不严格依法作为、不主动作为、不合理作为、不诚信作为、不廉洁作为、不按法定期限作为等无序行政问题;在"违法行政必受追究"

    2015年06期 v.6;No.32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微博反腐的传播效应及其正面引导

    郑智斌;任昌辉;

    <正>微博反腐是当下互联网多边舆论场中最为典型的民意现象。受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网络传播环境等影响,微博反腐中信息流、意见流与舆论演进具有独特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效应,给整个网络反腐和网络文化带来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后果。构建可以真正公平参与、有效对话合作的公共平台,让大众、意见领袖、媒体和政府等各种主体都能参与舆论博弈,可以有效发挥微博反腐

    2015年06期 v.6;No.32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宋朝官场“带病提拔”缘何成常态

    李之亮;

    <正>自神宗朝王安石变法肇端,宋朝官员开始明目张胆地涉足贪腐,哲宗朝愈演愈烈,徽宗时期则登峰造极。奸臣得道的主要途径有骗取君子们的信任逐步攫取高位、利用特殊关系博取上位、通过攀附权臣或巴结权臣下属博取高位等。那么,上级官员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愿意提拔重用"带病"之官呢?一是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带病"官员提拔到高位;二是帝王失之懦弱或自身

    2015年06期 v.6;No.32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廉政文化研究》2015年1~6期总目次

    <正>~~

    2015年06期 v.6;No.3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稿约

    <正>《廉政文化研究》系由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廉政研究中心(中共南通市纪委与南通大学共建)承办的专业性学术理论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17/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170。双月刊,每期96页,逢单月20日出版。办刊宗旨为:展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推介廉政建设实践经验,促进廉政文化学术交流,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刊辟有"本刊特稿"、"理论前沿"、"实践探索"、"网络反腐"、"行业视点"、"廉政教育"、"国际视野"、"案例研究"、"廉政史论"等栏目,并可根据来稿情况,随时开设专题栏目,竭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惠稿。本刊不收任何发表费

    2015年06期 v.6;No.3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