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腐败”及其防范机制构建Retaliatory Corruption and Its Preven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侯保龙;
摘要(Abstract):
报复性腐败"是指某些政府公务人员认为自己长期勤恳清廉的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升迁或重用,为报复单位和领导而大肆贪腐的现象。"报复性腐败"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部分官员的做官目的偏狭,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乃至极度扭曲。二是官员基本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导致极端的贪婪腐败。三是一些政府部门内部的民主行政不够健全,普通官员维权通道不畅通。因此,必须加强"报复性腐败"的防范机制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人事提拔任用机制,超越"天花板"逻辑,设置多维的正激励路径;要建立官员的精神干预和心理疏导机制、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官员的民主监督。
关键词(KeyWords): 廉政文化;报复性腐败;防范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科技学院校纪委课题(LZJS1055)
作者(Authors): 侯保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霜沐.对“报复性腐败”不能掉以轻心[N].检察日报,2010-12-21(7).
- [2]有一种官场现象叫做报复性腐败[N].重庆晚报数字版,2011-09-07(19).
- [3]王文升.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11.
- [4]向贤彪“.报复性腐败”终害己[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08-29.
- [5](美)康特妮,马克·霍哲,(中)张梦中.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J].中国行政管理,2001(2):43-44.
- [6]祝福恩“.一把手”贪腐的几个特征[N].学习时报,2011-03-21(5).
- [7]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2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23-224.
- [8]侯保龙.也论政府的人性假设:政府是公益人与经济人的统一体[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51-52.
- [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 [11]高兆明.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J].浙江社会科学,1999(5):114-118,119.
- [12]张蔚萍.2008年度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G].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13.
- [13]徐晨“.报复性腐败”与官员选拔制度[J].决策探索,2011(10):70.
- [14]徐立国,曲方,宋香云.从官员心理压力透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3):31-33.
- [15]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 [16]李成言.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8.